“好好的一片人工林,樹木大多泡在水中,有不少已經死了。”4月13日,銀川市的孫先生向新消息報新聞熱線反映,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(以下簡稱軍博園)前的一大片樹林浸泡在水中,大部分已死,看著讓人心疼。當日中午,記者走訪發現,這里已變成水鳥和蚊蟲的樂園,上百畝人工林地成“沼澤”,大部分樹木因長時間泡水而死,靠近這里的濱河旅游大道部分路面也被沖塌。
不少樹木被水浸泡傾斜。
大片林地變“沼澤”
13日11時許,記者來到軍博園東門前,遠遠就聽到一陣陣蛙鳴聲。在濱河旅游大道東側,有一段人行道被拉起警戒線,此起彼伏的蛙鳴聲就是從警戒線內的林地中傳來。進入警戒線,只見東側一大片樹林變成了“沼澤”,積水最深處約1米。深水中,不少高大的楊樹因長時間浸泡已傾倒在水中,松樹、沙棗樹和桃樹等樹木大部分已死。
在軍博園東門東側,有一條土路向東延伸到山丘上。記者沿著土路向東行走,不時有野鴨和水鳥從水中驚起。“沼澤”向東延伸到一條水渠邊,沿著水渠向南,被積水浸泡過的林地變成了一片片鹽堿地,在陽光下發出刺眼的光。鹽堿地上,成片的樹木已死。記者從衛星地圖上看到,這塊被水浸泡的林地呈梯形,周長約1.2千米,占地面積100多畝。
積水形成的沼澤四處可見汪汪流水。
附近路面被沖塌
這么大一片林地浸泡水中,水源來自何處呢?
林地西側居中位置也有一條土路,土路西側與濱河旅游大道連接,部分路段已被積水淹沒。土路將“沼澤”分成南北兩部分,在南半部分的西北角,有一股直徑約1米的“泉眼”從地下涌出。因為林地已被大面積淹沒,涌出的“泉水”到底來自何處?記者找了半天也未發現源頭,但在“泉眼”西側的人行道邊發現有幾口寫有“綠化供水”的井蓋。這些“泉水”是否來自綠化供水呢?無法確定。
林地西南角與濱河旅游大道相連路段,有10平方米左右的路面已塌陷,且塌陷路面部分有多次修補的痕跡。塌陷路面東側路基已被沖垮,搖搖欲墜。沖垮的路基下有一口井,周圍泥土被不斷流入的積水沖刷,井道裸露出1米多高,因井蓋已被破壞得面目全非,無法辨認水井用途。
濱河旅游大道路基經水浸泡出現塌陷情況。
“沼澤”形成已兩年
這處林地變成“沼澤”有多長時間了呢?
軍博園施工車輛出入口的一名保安告訴記者,2018年年初時,這里還是一片干燥的人工林地,但不知從當年何時起,突然有了許多積水,而且一年比一年多,到了如今的規模。
“這都是花大價錢搞的綠化工程,這么多樹被泡死了,真是太可惜了!”孫先生告訴記者,今年春節前,他路過這里時,看到大量樹木浸泡在水中。他曾向銀川市有關部門反映過此事,但至今沒有得到解決。(記者 蘇克龍 韓勝利 文/圖)